查看原文
其他

“美式疯狂”—读书笔记

2016-11-21 刘丽君 LLJ的精神病世界

周末读了一本书:《像我们一样疯狂——美式心理疾病的全球化》作者:美·Ethan Watters 译者:黄晓楠

 

这本书阐述的一些观点对我产生了不小的冲击。简单写了写摘要笔记。

 



全书一共有四个部分:厌食症在香港的兴盛、创伤后应激障碍在斯里兰卡的浪潮、精神分裂症在桑给巴尔的变脸术、抑郁症在日本的大市场行销。

 

Part 1 中国香港——厌食症的兴盛史


作者提到:一种文化、一个民族如何思考心理和精神疾病——他们如何给症状分类和排序,如何医治并预期病程及疗效——这些都会影响疾病的本身。而美国人对疾病的定义和治疗方法变成了国际标准,虽然通常是出于善意,但后果还是难以预见。这个世界“发疯”的样子越来越相似,越来越美国化。

 

李诚是香港的一名研究厌食症的精神科医生,20世纪80年代香港的厌食症患者仅有几例,厌食症被认为是极其罕见的,李诚医生治疗的仅有的几例患者,在症状上,一方面患者都快把自己饿死了,另一方面,又有很多不符合美国神经性厌食症的诊断标准,比如对肥胖的强烈恐惧、对自身体型的认知扭曲,这些都没有在这几例患者身上体现出来。他们对拒绝吃饭的原因通常解释为躯体不适如胀气、消化不好。

 

在20世纪90年代,李医生发现,与早期病人不同的是,害怕肥胖成了病人解释自己厌食动机的首要原因。新病人的表现,越来越接近此病的西方版本。西方诊断标准的进口,不光改变了医生和患者对这种疾病的说法——它直接改变了患者的经验本身。

 

本章提到一位研究躯体化身心症的专家肖特的“症状池随时间演变”的理论:躯体式神经症反映的是人类潜意识试图用其时代所能理解的语言讲述情绪痛苦。任何历史时刻的人类,若要表达他们心理上的苦难,都只有有限的一些症状可供选择——这些症状称为一个症状池。根据这个理论,当厌食症随着媒体和专家的广泛报道(由个案所引发的宣传浪潮,例如此前明星的自杀引发对抑郁症的大讨论,文中提到的是香港女孩儿夏琳的死),厌食症即进入这个症状池,成为一个表达心理痛苦的选择(大多数情况下是无意识的)。

 

悲剧的是,研究者无法看到厌食行为背后的跨文化差异,同时把所有这些女性都硬塞进西方模式里面。美国定义和输出了进食障碍是什么和它们意味着什么。

 

Part 2 斯里兰卡——带来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浪潮

 

2004年斯里兰卡发生大海啸之后,在专家和媒体的宣传之下,PTSD这个广泛传播。同时,大量创伤咨询师和研究者涌入斯里兰卡。作者语:当我们急急忙忙赶去治疗创伤人群的心理破口时,少有人会询问PTSD这个诊断所有的人类文化都有用、适用。

 

在海啸刚过后,当地的大学教授提出:一个受害的人会以试图明白创伤对他的意义的方式来经历自己所经历的事件,这意义,须要从他们的社会和文化中汲取,同时这也影响他们的求助方式,塑造他们对回复和疗愈的期望。和西方的假设“全人类都是以基本类似的方式面对恐怖的灾祸”不同,他们认为,创伤反应并非大脑里自动进行的心理反应,而更多属于一种文化性沟通。若观察者对文化没有深入的观察,就很容易误读或忽视其创伤的细微差别和意义。在任何机构组织提出支援和帮助之前,所需要的是对“受创的人们经由苦难在表达什么”的深刻理解。

 

简而言之,PTSD简化了创伤,全球的苦难体验的差异逐渐被这个诊断抹掉了。

 

Part 3 桑给巴尔——精神分裂症的变脸术

 

作者讲述了在桑给巴尔的几位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经历。在桑给巴尔,精神分裂症的异常行为被认为是鬼魂附身(源自文化和宗教信念)。研究者麦格鲁德所观察到的是:当人类不认为自己对自身的体验有着完全的把握和控制的时候,他们就不会深深害怕那些看似失控的人。作者通过具体的事例呈现了鬼魂附身这一说法使得病人被继续容纳在社会群体里面。

 

作者提到:对精神分裂症这种疾病的生物化学和遗传角度的解释其实携带着一种潜在的假设:比起被生活事件伤害的大脑有生物化学失衡或遗传变异所导致的故障大脑坏的更永久、更彻底,更加不正常。遗传论让病人比实际上看起来更加“高风险”且有威胁性。意即:生物医学的解释可能增加了社会对精神病人的歧视。(作者强调并没有对生物精神科学的反驳之意。)

 

(我:当心理疾病被认为是纯社会心理因素所致,我们可能会认为是这个人不够强大,意志不够坚强;当被解释为是生物因素起作用时,我们又可能会认为这更有风险。。。已晕。。。)

 

Part 4 日本——抑郁症的大市场行销

 

本章讲述了制药公司葛兰素史克是如何把“抑郁症”这个疾病行销到了日本的,以及“心理感冒”这个词语的风靡。在此之前日本精神科医生主要治疗的精神疾病“忧病”属于重性精神疾病。一位研究者提到:抑郁症从一种没人谈论的羞耻观念,变为人们首要关心的话题之一。从方方面面看,它都应成为一个合乎情理的疾病,与此同时这些变化也反过来转变了抑郁症作为一种体验本身原有的性质。

 

作者在结语中说道:西方人的头脑,经过一代又一代的哲学家、理论家和学者不停地分析以后,如今已被简化为盛在头骨这个抟面盆里的一坨化学物质面糊糊了。我唯一能肯定的是,世界其他地方对于人类心灵的文化理解依然比我们的包含更多的宗教与习俗观念,也与生态和社会环境有更紧密的结合… … 不懂得理解和欣赏这些差异的我们,继续努力说服全世界按我们的方式思考。

 

总结一下这本书讲了什么:精神疾病的表现在不同文化中的表现不完全相同,这些相对微小的差异正在被美式心理疾病的表现经由诊断标准的输出而抹掉,夸张得说,患者越来越按着美式诊断标准来生病。然而,我们对这个趋势其实能做的很少,因为传播病原体的媒介即你我。这些差异中可能蕴含着的治疗资源也会随着差异的消失而消失,我们不知道自己失去的是什么。


引人思考。

 

说明本文不是原书的照搬不动,也可能对原文有曲解,有兴趣请阅读原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